2017年3月26日星期日

性灵衰退

性灵是指人的精神、性情和情感。我觉得,今人比古人最大的衰退是性灵的衰退。古人感物伤时,随机而动,情感饱满活跃,今人精神萎靡情感迟钝。今人不仅失却性灵,甚至压根就没有"性灵"这个概念。作为灵长性动物的人,性灵不该衰退。性灵比人之境界、品位、情操更值得呵护。
  我们看古代人的人生,越是接近原始,就越纯朴,越率性,越追求潇洒和自由,虽然科举制度诞生之后,把中国人的精神转移到官迷的途径,但性灵依然存在。我们现在读读唐诗,那些做了官的人,精神和个性并没有窒死,他们的诗那么灵气,精神、情感那么强烈,哪怕是马背上的将军,诗作也表现得那么性灵,一点官僚仕途之味都没有。即使在宫中,也能写出"云想衣裳花想容"那样的诗句。作为人,最大的败笔也许不是无知识无学问,而是无性灵。无知识使人天然纯朴,无性灵使人俗,俗是人的一大败笔。那么多独具个性的璀璨的文学作品,靠的就是性灵。性灵不只是着重于艺术创作,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一个人的身上,以性灵体现一个人,这个人才够味。性灵敏感于时,敏感于人,敏感于天,天是自然万物。今人再也写不出"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"这样的诗句了,这不仅仅是因为艺术的修养不够,更在于性灵缺失,没有个性的人怎么会创造出有个性艺术作品?现在的官如果被降级到地方去,那肯定是一路郁闷一路牢骚,再不会有别的收获,因为除了官禄官利,心里再没别的,心地没有播下性灵的种子。古代的官不一样,他们的心地有性灵的种子,丢官却有另一种收获,心灵马上能与大自然融合,笔底诞生出不尽的奇思妙想,现在的官降职了,不企望他能写出一首《琵琶行》,只企望他不要沉湎于权力官位不能自拔。性灵湮灭使人变俗,直至俗不可耐。俗是什么东西,俗就是无一例外地趋利,失掉个性,失掉精神境界,只有物欲。一个人变俗的结果是唯利是图,一个社会变俗的结果是趋炎附势,整体浅薄。
  一般人其实并不能理解"故乡"的含义,一个人老死一地,是没有"故乡"理念的,有"离乡",才有"故乡"。俗话说"鸟为食亡人为财",人为财闯天下,或为官走天下,为财为官并不一定失掉性灵,失掉性灵的是那些"守财奴"的"禄蠹"。一千多年前的一首诗,今天读来依然让人动情,或者叫"触电":"蜀国曾闻子规鸟,宣城还见杜鹃花。一叫一回肠一断,三春三月忆三巴。"这是他乡听杜鹃而思乡。杜鹃也叫杜宇,还叫子规,俗称布谷鸟。现在的许多电视镜头,一进入乡村,村头立刻传来布谷鸟的叫声,令人心驰神往!今天再不会诞生这样的诗、这样的情了,情感干枯得拧不出一点水分。"君问归期未有期,巴山夜雨涨秋池",情感触景而涨,现代人一张机票、一个短信,就把这个情感给扼杀了。我们再也享受不到慢节奏了。技能多了,智性少了,利欲多了,性灵没了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