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3月11日星期六

古典情趣今安在?

表姐是湖州笔厂的工人,她曾两次送我全套的精致湖笔,一盒被我放在老家的书房里,一盒则放在我现在的家里,它们都面临着同样一种命运:积满灰尘,不会启用。
  这大概是表姐所不能想到的。
  表姐一直认为我是一个文人,喜欢写写弄弄的,送你一套笔,那定是投其所好了,谁知这笔对我来说,只是一个摆设,每一次打扫家里的卫生,都会从书房的某个角落现身,然后又归于某个更加隐蔽的角落。
  是什么让我远离了毛笔?是钢笔、电脑……似乎是这些,但又不是。
  古代文人有书棋琴画之趣,一个读书人,这些情趣必然是有的,而且都应有点造诣。如果读书破万卷,那支毛笔写不出好字,吟不出七律,弹不出好曲,画不出好画,那就是一个读书人的失败了。在那个没有电脑、钢笔的久远的时代里,天下读书人以"书、棋、琴、画"作为自己情趣的寄托之处,乐此不疲。
  但是现在,谁还在乎这些情趣了?
  现在的读书人的情趣不在于此,他们有了更加功利的目的,每做一件事情,必然要衡量一下投入和产出,划算要做,如果不划算,他则不做。
  认识一位在圈子里有些名气的作家,前段时间有家电影公司与其商量,让他写一本反映主旋律的纪录片,条件是每集三千元。电影公司的人刚走,他就大为恼火,他现在帮人写剧本每集至少一万元,出三千元岂不是对他劳动的不尊重。后来,他说了许多理由回绝了这家电影公司。
  是的,现在的文人已很难挣脱功利的束缚,那些独享清风明月,志趣淡然的旧时情趣已然不复存在了。
  想想旧时读书人,他们真的让人不可思议。像我的曾祖父,隅居乡野,却自上私塾开始,日日坚持习字。偶有所感,还会作些诗文,然后用宣纸誊写清楚。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东西可以发表,也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东西可以换钱,而仅仅是作为一种情趣,一种读书人的本分而已。
  现在我看到曾祖父留下的墨迹,其造诣, 非几十载的持之以恒,难以到达如此境界。
  如果换到如今,还有哪个读书人能在乡野之中,不求名利,只为志趣所在,几十年而习字不断呢?
  前些天,我为日本的一家汽车公司驻中国分公司写了一则广告语,那家公司为表示感谢,给我寄来一个礼物,我拆开,结果是一套高档毛笔。
  我失望之余,又觉得奇怪。日本汽车商何以送毛笔呢?打电话过去问,一位工作人员说,礼品是日方经理亲自选定的。她还说,经理十分崇敬中国文化,送笔是对中国文化人的尊重。我听出了言外之意,她的另一层意思是,送钱就俗了。
  这是一位有意思的日本人。
  但是,当一个日本人也有这般认识的时候,而我们曾用毛笔书写下几千年历史的中华人,为什么会突然失去那些古典而单纯的情趣,真的值得我们反思?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